小米集團(HK:1810)今日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708.9億元,同比增長0.6%;調整后凈利潤59.9億元,同比增長182.9%。
詳見:小米第三季度營收708.9億元 調整后凈利潤59.9億元
財報發布后,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副總裁兼CFO林世偉等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并回答了數位記者的提問。
以下即為本次電話會議記者問答環節實錄:
澎湃新聞記者:首先恭喜小米本季度的業績,表現非常好。我們也關注到,近期小米汽車在工信部上披露了一些信息,受到外界廣泛的關注,我們也希望圍繞這個問題向您提問。對于首臺小米汽車,不知道目前公司的主要預期是怎樣的?此前有很多媒體報道稱,雷總(雷軍)對小米汽車的銷量期待是每年10萬臺,不知道目前的銷量目標是否有新的變化?
盧偉冰:首先謝謝大家對小米汽車的關注。確實,小米汽車現在熱度非常高,大家的評論也比較多。
我先分享一下進展吧。總體進展其實與我們前期披露的信息相比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明年上半年量產的目標應該是不變的,我認為整體的進度是符合預期的。接下來我們還有第二次冬測。如果冬測順利的話,我也相信會比較順利,應該來講,按照我們原來所定的目標上市沒有太大的問題。
同時,我們在汽車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大。截至九月底,我們的研發人員已經在3000人左右,可以說投入還是非常大的。的確,我們在每個階段肯定都有一些目標。你在問題中提到雷總對外的這種說法,我們也關注有個別媒體有類似報道,但我們跟雷總做了一次確認之后,雷總說他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所以我還是希望各位媒體在報道的時候可能要更加嚴謹一些,需要有明確的出處。
其實之前我們也講過很多次,小米選擇入局(汽車行業)這種“百年之大變局”的大賽道,我們確實有非常高的目標——希望花15年到20年的時間能進入世界Top 5,這是一個非常宏大、同時也有挑戰性的目標。基于這樣的目標,我們的確在每個階段都設定了一些里程碑,但(這些里程碑)可能不是大家剛才提到的某些(目標)。我也算是借這個機會對這件事做一個澄清,也再次感謝大家對小米汽車的關注。
新華網記者:首先恭喜小米在第三季度取得佳績。我想請問盧總,目前市場機構預計明年初消費電子會有一些回暖的跡象,管理層如何看待明年的手機情況?另外,第三季度的手機出貨量增長是否有利于行業整體的情況?小米對第四季度的市場情況是否持樂觀態度?
盧偉冰:我先說一下大盤。其實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對今年的大盤做過一次預測,當時我們認為今年全年的整個手機大盤可能會有-5至10%的負增長。目前已經過了三個季度,我們看到第一、二季度的負增長還是比較多;三季度表現幾乎持平,我們看到C***ys報告中顯示有-1%的下滑。
可喜的是,降幅的增幅在快速收窄。因此,我個人對第四季度同比轉正還是有信心的。如此一來,我們將2023年全年四個季度連到一起,可能會有5%左右的全年負增長。這是我對今年大盤的看法。
關于2024年大盤的話,我個人對2024年的大盤還是比較積極樂觀的,可以說是心情樂觀。我個人認為全球大盤應該會有大約5%的增長。以上是我對2024年大盤的看法。
三季度方面,根據C***ys的報告大家可以看到,小米的全球市場份額是14.1%,我們在全球所有區域都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尤其是在歐洲、拉美市場,以及在非洲市場,我們的增幅都比較大。
那么我們的增長是否受益于大盤的增長?我認為肯定不是的,因為我們大盤還是-1%的增長。但小米還是實現了非常好的增長,我個人認為第三季度的這種強勁增長并不是受益于大盤。小米還是在被大盤拖累。
但是大家也發現,前三名中還有蘋果、還有三星,他們全都是負增長,前三名里只有小米是正增長,其他兩個品牌都是負增長。因此,我還是認為是小米自身的能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大盤還在下滑的大背景之下,支撐我們實現了增長。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復。
(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