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的種類有哪些?
鸚形目(Psittaciformes)有鸚鵡科 (Psittacidae)與鳳頭鸚鵡科 (Cacatuidae)兩科,種類非常繁多,有82屬358種,是鳥類最大的科之一。
鳳頭鸚鵡科
【鳳頭鸚鵡】(6 個屬、21種)
鸚鵡科
【紐澳鸚鵡族】(13個屬、38種)
【玫瑰鸚鵡】(1屬、9種)
【錐尾鸚鵡】(7個屬、42種)
【吸蜜鸚鵡】(10個屬、54種)
【侏鸚鵡屬】(1 屬、6種)
【情侶鸚鵡屬】(1屬、9種)
【無花果鸚鵡】(2個屬、23種)
【金剛鸚鵡】(6個屬、17種)
【混種金剛鸚鵡】(人工培育新種、14種)
【亞馬遜鸚鵡】(1屬、34種)
【非洲鸚鵡】(4個屬、22種)
【環頸鸚鵡族】Psittacula (13種)
【虹彩吸蜜鸚鵡族】Trichoglossus(1屬、21種)
【凱克鸚鵡】Pionites(1屬、2種)
【斑翅鸚鵡屬】 Brotogeris (1屬 8種)
【Bolborhynchus鸚鵡屬】 (1屬8種)
【短尾鸚鵡屬】 Loriculus (1屬14種)
【派翁尼斯鸚鵡屬】 Pionus (1屬8種)
鸚鵡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種類最多,在非洲和亞洲種類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卻有一些很有名的種類,如灰鸚鵡、情侶鸚鵡、牡丹鸚鵡。拉丁美洲的鸚鵡中最著名的是各種大型的金剛鸚鵡。大洋洲的鸚鵡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樣化,足趾為對趾型,第二三趾向前,包括一些人們最熟悉的、最美麗和最獨特的鸚鵡。其中澳洲的虎皮鸚鵡和葵花鳳頭鸚鵡等是人們最熟悉的鸚鵡。新西蘭的鸮鸚鵡是已經失去了飛翔能力大型鸚鵡,而新西蘭的啄羊鸚鵡則進化出了一定的肉食傾向,啄羊鸚鵡也是分布最高的鸚鵡之一。大洋洲種類繁多的吸蜜鸚鵡則屬于最美麗的鳥類,比如斐濟的藍冠吸蜜鸚鵡。鸚鵡是人們喜歡飼養的寵物,其野生種群也因此而受到威脅,很多種類都成為了瀕危物種。我國原產的鸚鵡只有7種,分別是大緋胸鸚鵡、緋胸鸚鵡、灰鸚鵡、花頭鸚鵡、紅領綠鸚鵡、長尾鸚鵡、短尾鸚鵡,全部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摘自:好搜百科《鸚鵡》
一、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屬小型攀禽品種。
二、金剛鸚鵡
金剛鸚鵡產于美洲熱帶地區,是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鸚鵡之一,共有6屬17個品種。
三、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等,為鸚形目鸚鵡科鳥類,國內現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
四、玄鳳鸚鵡
玄鳳鸚鵡又名雞尾鸚鵡,在香港和臺灣多稱玄鳳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
五、和尚鸚鵡
和尚鸚鵡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
六、橫斑鸚鵡
橫斑鸚鵡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七、小葵花鳳頭鸚鵡
小葵花鳳頭鸚鵡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
八、腐尸鸚鵡
腐尸鸚鵡的意思是“羅德里格斯島上的鸚鵡尸體”,又名羅德里格斯鸚鵡,是一種曾于馬斯克林群島的羅德里格斯上出現但已滅絕的鸚鵡。
九、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屬于大型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喜攀爬,不善飛翔。非洲灰鸚鵡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