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子有多少品種?
石龍子科Scincidae有85屬1200~1300種,是蜥蜴中的最大一科。石龍子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種類最多,而歐洲,亞洲北部和美洲種類較少,在這些地方石龍子亞目其他科的成員更加興旺。石龍子科成員包括從熱帶雨林的善于攀爬的成員到沙漠中的可以在沙中游走的多種不同類型,有些四肢健全,也有些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有接近半數為卵胎生。
石龍子科成員多數體型比較小,但也有些較大的成員,這些大型的石龍子分布于大洋洲,其中最大的是所羅門群島的所羅門蜥(猴尾石龍子)Corucia zebrata,身長可達80厘米,是樹棲成員,有似猴子般可以纏繞的尾巴。
第二大的是大洋洲和新幾內亞島的幾種柔蜥(藍舌石龍子)Tiliqua,最大的身長可達60厘米,體格粗壯。大洋洲和亞洲南部還有另外一些比較奇特的石龍子,如新幾內亞的三棱蜥Triboonotus,背上有三道似鱷魚的大鱗。
石龍子屬Eumeces,在中國記載一共有八種,分別是黃紋石龍子,中國石龍子,藍尾石龍子(臺灣叫做麗紋石龍子),琉球石龍子,四線石龍子,大渡石龍子,劉氏石龍子,崇安石龍子。
較常見者包括︰
棱鱗蜥屬,半水棲,分布于東南亞至澳大利亞北部;
南石蜥屬,約105種,在地下居住,遍布世界熱帶地區;
沙石龍子屬,穴居,爪具鱗狀緣纓,原產于北非和亞洲南部的沙漠地帶;
細長石龍子屬,約300種,尾粗大強壯,四肢退化,眼瞼常部分透明,遍布東半球熱帶地區;
蛇眼石龍子屬,體色極富變化,活動的眼瞼被一固定的透明片所代替(僅見于本屬石龍子),遍布世界熱帶地區;
石龍子屬,約60種,身上多有縱向條紋,為北溫帶地區的優勢屬,但歐洲無分布。
中國石龍子,俗稱“四腳蛇”,有鱗目蜥蜴亞目石龍子科石龍子屬,共有4個亞種分化:指名亞種、白斑亞種、岱山亞種、臺灣亞種。主要分布于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生活在低海拔的山區、平原耕作區。白天活動,常發現在路旁、田間、土埂或石塊上不動,伺機捕食各種昆蟲。已列入中國林業局的“三有名錄”保護名單中。
中華石龍子可以當寵物嗎?
中華石龍子是不可以當寵物的,中華石龍子是保護動物。
中國石龍子是石龍子科石龍子屬爬行動物,別名石龍子、四腳蛇。雄性成體體長110-114毫米,體重約40克,雌性成體體長102-118毫米,體重約36克。其身體粗壯,背面灰橄欖綠色,具有典型的5條淺色縱紋,背中部的一條在頭部不分叉,側縱紋由斷續斑點綴連而成。
中國石龍子屬于什么科?
中國石龍子(學名:Plestiodon chinensis)為石龍子科石龍子屬的爬行動物。體長一般為207至314毫米,體較粗壯,有上鼻鱗,無后鼻鱗,第二列下顳鱗楔形,后頦鱗2枚,典型的有5條淺色縱紋,背中部1條在頭部不分叉,側縱紋由斷續斑點綴連而成,背面和腹面散布淺色斑點,老年成體淺線紋不甚明顯,斑點和藍色亦消失,頸側及體側紅棕色,幼體背面黑色,具3條淺黃縱線,尾淺藍色。
白天活動,常發現在路旁、田間、土埂或石塊不動,伺機捕食,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亦吃小蛙、蝌蚪等,偶爾也會攝取植物莖葉。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低危(LC